低碳新聞專區Teaching News
2019.10.28
水庫清淤廢土製紅磚 創造新循環經濟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130843聯合報

台灣建材日益翻新、選擇多元,具百年歷史的紅磚產業因不敵競爭,逐漸沒入黃昏,不過近來產官學界經共同研發,發現這個沒落的產業反倒是現行解決汙土去處的最佳「解方」,能發揮循環經濟效能。

 

國內水庫及淨水場因淤積嚴重,嚴重影響庫容量,又因清淤汙泥底土無處可去,十分傷神,但產官學界攜手研發後發現,這類汙土極適合製作紅磚,讓疲弱不振的紅磚業搖身成為汙土最佳處理場,兩蒙其利。

 

家族三代經營磚窯廠的高雄市磚瓦公會理事長蔣瑞泰說,高雄地區極盛時期約40多家磚窯廠,分佈在中都、仁武、林園、大寮等地,民國60年代賽洛瑪颱風重建期間,所有磚窯廠24小時不打烊,仍供不應求。但隨著建材多樣化,建築物漸由RC取代磚造,加上禁止開挖山坡地、農地,原料限縮等不利因素,紅磚業一套設備上億元苦無用武之地,大學建築相關科系幾乎也不教這項建材,以致年輕世代對傳統紅磚幾乎一無所悉,更遑論日後從業會選用為建材。新北地區更因禁止燃煤,磚窯廠斷絕燃料,幾乎絕跡。

 

高雄仁武區豐興磚廠負責人林恆毅表示,以8、900度的高溫燒製的紅傳,具防火、隔音、耐熱、耐風化腐蝕等優點,磚造建物住起來「冬暖夏涼」,但921地震後,普遍認為紅磚建築不耐震,事實上經營建署測試,紅磚可耐7級地震,適合興建十樓以下建物,更能成就百年建築,政府有必要進一步扶植,否則日後淘汰,就須仰賴進口,對台灣有損無益

 

目前政府倡導循環經濟,可摻配資源回收物的紅磚產業,未來可利用清淤或加油站遷址後的汙土燒製紅磚,納入循環經濟產業鍊的紅磚業,恰能協助解決汙土無處可去的困境。蔣瑞泰更代業界向政府請命,公共工程應廣用傳統紅磚,讓紅磚產業有機會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