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19.12.10
海洋含氧量下降 恐影響生態系平衡

海洋中的氧氣量下降,恐造成危害生態系的連鎖反應!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海洋的氧氣量在過去50年間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共有約700個海域受到影響,氣候變遷被認為是造成此改變的主因,且可能會連帶造成生態系的破壞。

 
海洋中含氧量下降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結合來自17國共67人的研究團隊發佈最新報告指出,世界上海洋的氧氣含量在1960年到2010年間下降了2%,該現象被稱作「脫氧反應」,主要因氣候變遷造成,另也有可能受其他人為因素導致,例如營養鹽污染等。
 
「海洋中含氧量下降程度看似不多,不過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氧氣量充足的環境。」海洋生物保育專家蘭福利比喻,若人們來到聖母峰的頂端,2%的氧氣流失就會有巨大影響。他也提到,海洋中的氧氣不是均衡分布的,在一些熱帶海域中,氧氣流失量可達到40%至50%。
 
 
生態系將受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指出,海洋中含氧量的改變可能會對生態造成衝擊,低含氧量的海域對水母的生存有利,但對於較大型且游泳速度快的物種,例如鮪魚、馬林魚、及部分種類鯊魚,就不是個好消息了。據該研究報告,這些大型魚類將被迫遷移到較淺的海域,但同時也得承受更高的過度捕撈風險。
 
「海洋中氧氣量的減少,代表棲息地與生態多樣性的流失。」海洋生物學家艾普斯表示,「這會改變海洋中的能量與生物化學循環,然而我們尚未知道這些改變會帶來什麼後果。」
 
蘭福利表示,海洋中的氧氣耗竭現象來自於海水暖化與酸化,將會為危害到海洋生態系,若要終止低氧海域的擴張,人們需要果斷地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來自農業或其他陸上來源所排放的營養鹽污染。


#海洋教育
#生態永續

 
海洋中的含氧量下降會影響鮪魚等大型魚類的生存空間。(photo by geek_love3 via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2/4213439
台灣醒報 記者王安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