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只是「丟垃圾」的角色,知道垃圾要分類,卻不清楚背後的回收體系。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簡稱RE-THINK)昨(22)日舉辦記者會,宣布推出第一款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桌遊「循環之邦:煉金對決」,玩家將在遊戲裡扮演城市領導人的角色,從回收市場經濟學的角度切入,理解現實中也存在的垃圾問題。
民眾行為影響回收價值 玩桌遊體驗真實回收體系痛點
桌遊「循環之邦」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157年的未來世界,那時廢棄物問題失控、城市被垃圾淹沒,扮演城市候選領導人的玩家必須透過廢棄物建設和技術解決垃圾問題,以獲得民眾選票支持。
RE-THINK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之揚笑說,這個桌遊雖是科幻設定,但垃圾問題失控其實「蠻像會發生的事實」。然而在民眾端,通常只知道要做好分類,卻不知道背後回收系統、市場經濟如何運作,導致當聽到坊間「資源回收不利用」、「回收都是做白工」等評論時,就很容易感到氣餒、甚至降低垃圾分類意願。
黃之揚表示,「循環之邦」桌遊的目的是傳遞出「回收價值」,從宏觀的回收市場經濟出發,民眾才能了解資源不利用、難利用的背後原因。而民眾的回收行為,正是影響回收價值的關鍵。
遊戲更反映出現實回收體系的「痛點」,搭配後續的討論及引導,玩家一方面在過程中,為了尋找解方盡情思辨。另一方面回到生活中,則更明白為何要做垃圾清潔和分類,進而更願意做好回收。
你會怎麼管理垃圾? 桌遊引導理解回收市場邏輯
在遊戲中,玩家將遇到各種不同材質的垃圾和社會情境,可以選擇建立掩埋場、焚化爐、不同種類的回收廠,並優化回收廠的技術,讓城市能夠細緻處理各種不同材質垃圾,並把垃圾變成資源,為城市帶來收益。
遊戲中的「垃圾」也跟上廢棄物趨勢,例如近年進入台灣市場的PLA材質塑膠杯,原料雖來自玉米澱粉、在特定條件下可分解,但本土卻幾乎無合適堆肥設施,玩家若在遊戲中遇到,也只能靠焚化爐或掩埋場處理。
黃之揚舉例,比如在遊戲中,當玩家拿到「髒污的垃圾袋」、「貼滿膠帶的紙箱」等卡牌,就必須思考,若處理成本提高,作為管理者的自己,選擇直接掩埋會不會反而是更省成本的路?又例如,當玩家抽到「政府推出限塑政策」的卡牌時,雖然市場上的塑膠垃圾減少,卻可能面臨複合材質垃圾增加、城市中卻無合適回收廠的窘境。
RE-THINK專案經理蔡昇諺表示,「回收就是一套扣連著市場經濟價值的系統」,因此遊戲也設計了各種變因,像是玩家若遇到「國際紙漿上漲」、「政府推出限塑政策」等狀況,就必須如同真實管理者般,隨時調整回收廠建設、垃圾交易的策略。
「修垃圾課」、「說垃圾話」 新桌遊目標三年內影響15000名學生
RE-THINK致力於環境教育,本次記者會也公布「2022回收意識與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在近兩年內,18歲以下的年齡層無論是在環保意識的自覺,還是在環保習慣的改變上,都有最高幅度的提升,顯示回收教育向下紮根的重要性。
RE-THINK成立至今已辦理超過120堂校園回收教育課程。今年更和建國中學合作在上半年推出為期六週、名為「海島子民必修的一堂垃圾課」的「微課程」,下半年則把「循環之邦」桌遊帶進教學現場。
建國中學公民社會科教師鄧書華說,RE-THINK的課程跳脫嚴肅的環保說教,學生雖然都自嘲在「修垃圾課」、「說垃圾話」,但實際在課程中,都能意識到回收議題的「痛點」,認真分析問題成因、可能解方,並嘗試付諸行動。
「循環之邦」由RE-THINK邀請資源循環顧問呂智偉、教育桌遊設計公司綿羊犬共同研發,遊戲時間約一小時,目前RE-THINK也正積極培育種子講師作為遊戲解說員,已在25所學校試玩。未來目標是在三年內將桌遊帶進500所學校,影響超過15000名師生。民眾透過贊助環境教育專案,就能獲得桌遊、在家中實踐循環經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