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OP26氣候峰會完成後,為因應全球氣候風險,各國政府已陸續展開相關立法,而我國政府亦已積極部署,行政院責請環保署積極辦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作業,將「2050年淨零排放」納入,妥善跟各界溝通、研商,以完善法規,落實永續發展,更在跨部會成立「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組」及次長級溝通平台的跨部會協調小組驅動下,配合經濟部及環保署的整體規劃之溫室氣體減量模型,以「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運具電氣化」、「負碳技術」四大工作圈。

 

政府在2022年3月底宣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以促進關鍵領域之技術、研究與創新,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

 

此外,該總說明清楚宣示透過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四大轉型策略,以及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加速協助淨零轉型。

 

我國金管會為協助我國企業及早因應訂定其減碳目標,於2022年3月宣布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2023年起,118家資本額百億以上的上市櫃及45家鋼鐵、水泥業必須在年報揭露個體公司碳盤查結果。

 

且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查證。

 

環保署更在4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將法令名稱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也將分階段,由大至小徵收碳費,最快2024年起實施。

 

綜觀過去一年多來國內外諸多淨零與永續關鍵性議題之發展,對於未來整體趨勢之脈動影響甚為深遠,期許我國政府能持續落實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策略之方向與管理機制,私部門的治理高層應高度警覺時勢變化並精進長期發展。

 

政府與民間應公私協力,透過持續落實法令與培育人才,落實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使國內企業碳管理作為與國際水平齊步,順利接軌綠色金融及淨零排放政策,在國際間積極展現我國企業之永續發展成果。

 

企業在面對國內外接踵而來淨零排放要求與壓力,應完整地認知國內外淨零排放相關政策及法規,進行組織碳盤查及產品碳足跡,並評估與減量目標差距,依利害相關者之期待揭露碳排放資訊內容,以滿足內外部利害相關者之要求,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此外,企業須建立並完善碳管理機制,設定合理的減量目標,制訂切實可行的減量方案,定期檢查減量實施成效。

 

企業可藉由建立能源管理系統及溫室氣體盤查工作,以鑑別及盤點企業高耗能及排放熱點,規劃能源管理及減碳作法做法。

 

此外,企業應重視且有效管控產品供應鏈或價值鏈所產生的碳足跡,其除因各國碳邊境調整機制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焦點外,亦已影響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決策。

 

此外,企業高層應重視ESG(環境保護、社會共融及公司治理)相關議題,積極關注氣候變遷、綠色金融風潮中所衍生的企業風險,並加快組織產品設計、商業模式及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在淨零浪潮中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