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21.10.06
發揮打包精神 環保署表揚全台220「惜食店家」 邀消費者用行動支持

我國去年廚餘回收量高達52萬噸,這些廚餘桶疊起來可以堆出1萬座台北101。食物浪費問題不僅導致廢棄物爆量,更潛藏溫室氣體排放危機,環保署今(5日)於西門紅樓舉辦惜食表揚活動,頒發獎狀鼓勵餐飲店家,現場也邀請法餐主廚分享惜食的美味秘訣。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目前全台共有220家店家加入「惜食推廣種子店家」行列,每一家店都可以將惜食理念推廣給更多民眾,邀請更多消費者選擇在地食材、格外品(醜蔬果)或即期品,減少食物浪費。

環保署推廣惜食觀念,邀請消費者選擇在地食材、格外品或即期品,減少食物浪費。李蘇竣攝

全台廚餘可堆出「1萬座101」 環保署加強惜食宣導

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今年發布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指出,世界上有1/3的食物在生產、收割、運送、消費的過程中被丟棄,根本來不及進到食客的胃,而且有超過50%的食物浪費集中在餐廳及消費者端。估計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大量的食物廢棄物,更引發廚餘、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

至於台灣剩食問題,根據環保署統計,光是去(2020)年全國累計的廚餘回收量就超過52萬公噸,「廚餘桶疊起來可以達到1萬2000座台北101的高度」,相當可觀。儘管環保署推出各項廚餘再利用措施,如飼料、堆肥、生質能等,仍有部分廚餘無法回收,而必須以廢棄物的形式進入掩埋或焚化。

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源頭減量,從廣大消費者開始「珍惜食物」、避免浪費食物。

環保署統計,去年全國累計的廚餘回收量逾52萬公噸。本報資料照。

惜食店家全台逾220家 珍惜資源從日常做起

環保署自2018年推動「惜食推廣種子店家」活動,到今年共有220家店家加入,這些店家遍布全台各地,外島也可以看到,可見近年民眾參與惜食活動的意願漸漸提高。環保署指出,任何餐飲相關業者只要達成十大惜食行動「主動說、可以選、可打包、吃格外、吃全食、愛地球、吃在地、惜食材、愛分享、愛推廣」的其中三項,就可以向環保署申請加入。

環保署表揚「惜食推廣種子店家」,號召民眾珍惜食物、減少浪費。李蘇竣攝

環保署今日於台北市西門町舉辦「惜食推廣種子店家表揚活動」。蔡鴻德說明,惜食種子店家並沒有強制的稽查制度,只是邀請理念相近的夥伴一同推廣這樣的生活態度,不光是店家,消費者在享用美食之後,也可以向親朋好友推廣惜食觀念,每一個人都可以是「種子」。

此外,購買即期品或格外品,不只消費者可以用便宜價格入手,店家也可以避免成本浪費,創造多贏。

法廚分享秘訣 廢棄食材完美利用 是對食物的最高敬意

蔡鴻德認為,台灣人其實很節省,從「打包文化」可略窺一二。他也呼籲消費者優先選擇在地食材;或者選擇購買即期品、賣相不佳的格外品,畢竟食材本身的風味沒有變,甚至可嘗試將剩下的食材作成創意料理,這些都是惜食不浪費的表現。

經營法式料理餐廳的廚師簡天才也現場分享自身的經驗,如將食材切下的邊邊角角蒐集起來打成汁煮湯,無法料理的殘渣可以拿去菜園堆肥,此外,他也會利用高湯表面多餘的油來炸油蔥酥。

他的餐廳和農友合作,收購外觀較差或是生產過剩的食材,以經營者角度來看,這些成本「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差很多」,而以廚師角度來說,這是對食材最高的敬意。

廚師簡天才分享,食材切下的邊角料可以打成汁煮湯,不僅避免浪費也可增添風味。李蘇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