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22.01.25
在地耆老領軍 重現舊時農民灌溉智慧 南投頭社盆地傳承「戽稀」水文化

小時候總跟著長輩到田裡愈幫愈忙,那時用「戽(發音為「戶」)斗」取溝渠裡的水來澆灌蔬菜是最好玩的事,但人小、水重、溝深、流急,一不小心自己或(連同)戽斗就掉進溝渠裡,總難逃被長輩「修理」的夢靨。相信戽斗是許多資深台灣農夫的共同記憶。時至今日,灌溉系統四通八達,但仍有部分地區農民偶爾使用戽斗。

常見的戽斗多以竹篾或鉛鐵皮製成箕形,連接一支長竹柄,使用時兩手握柄往前、往上揮,將水潑灑出去,閩南語的「戽水」和「戽出去」就是形容此動作。戽斗柄長、勺子小,適合站在水面上取水 ;而「戽稀」則是柄短、勺子大,適合站在水裡取水。

2021年在台中市霧峰區鄉間偶遇使用戽斗的農民。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南投縣魚池鄉頭社盆地四面環山,歷經萬年形成草泥炭土盆地,約在1996年以前的頭社盆地多以種植水稻為主,因為土地肥沃適合種稻,其產量與品質都高於其他村落,而有「頭社米」的美稱。

在瞭解頭社盆地過去水利基盤的特徵與演變時,當地居民及農民經常提及採用「戽桸」澆灌取水的艱辛及衝突,不禁讓人好奇,這個現在已經看不到的人力取水工具的廬山真面目,它是如何與當地居民的生活及產業產生連結?又與當地環境特徵有何關聯?

數個機緣巧合下,輾轉商請到頭社村91歲耆老黃玉祥,在這一天替我們「重現戽桸」。看似簡單的戽桸,卻是非常費工費勁;就材料來說,天剛破曉,玉祥伯就得爬上屋後山坡的竹林,砍伐數種不同尺寸的適用竹材,再來來回回比對「削竹」裁切成適合的尺寸,還有從埔里蒐集來的廢棄油桶、就地取材的九芎、各種尺寸鐵絲⋯⋯。

玉祥伯的兒媳也陸續來到,協助戽桸製作的火烤殺青竹片,形成完美的圓形。叨叨絮絮的手作過程中,不僅完成重現江湖的戽桸,也看到頭社人的堅毅、韌性與傳承,以及含蓄的親情。「戽桸」似乎串聯不同世代對水文化的延續。

玉祥伯及其家人,歷經近一日才完成的手作戽桸。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戽桸這個讓前輩們腰酸背痛的工具,除了是在機具未普及與水資源有限下的產物,也是農民「適應」泥炭土特性[1]下的產物。

原始泥炭土的特徵是孔隙大、密度低、水分和有機質含量高。頭社盆地草泥炭含水量極高,孔隙大,理論上從土壤中取出滲流出來的水應該很容易,但事實是,泥炭的滲透能力主要取決於泥炭的分解度,有機質分解時,形成許多極小的帶電荷的膠體質點,把水分吸附在它的表面,阻塞了質點之間的空隙,因而滲透能力減弱。

研究指出,土地利用為耕地類型泥炭土的水力傳導係數(hydraulic conductivity)極低(約3 × 10−8 m/s ),因此雖然頭社泥炭土含水量極高,但出滲極為緩慢,溝裡或水池的水一旦被取走後,下一位取水的農民就必須等待許久,才能等到緩慢出滲的水,長久以往,小體積的戽斗就升級成大體積的戽桸,摸黑搶水也是農民不得已的「適應泥炭土特性」的惜水文化。

泥炭土試驗取樣試坑。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戽桸連結著人、水與土地,若要形塑新時代水文化,就必須架構在延續當地水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尤其這些看似過時的元素,是環境管理如何落實永續的關鍵之一,也是近年來歐盟推行「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中,常民知識與文化的應用方式之一,並呼應NbS其一精神,「承認與尊重不同利害關係者,在土地與資源的權利、使用、許可及責任」。

要達到觀古鑑今、瞭解水文化價值,關鍵在於傳承,不僅要「讓戽桸變好玩」,還要「留在當地」才能延續。其實,只要利用隨手可得的材料(飲料杯或瓶、吸管及環保筷等等),就能設計出簡易版戽桸,讓小學生也能親自體驗並動手完成。

頭社國小學生「手作簡易版戽桸」。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去年11月5日在頭社國小舉辦活動,邀請耆老黃玉祥介紹早期頭社農村生活及戽桸的故事,黃燕洲協助展示頭社的實體戽桸,並讓小學生動手製做簡易版戽桸。

頭社國小依山勢而築,操場旁順山勢而就的階梯,剛好就是玉祥伯提及「用戽桸將水一層一層的送到地勢較高的梯田上」的地形,因此學生完成作品後,就能在階梯上模擬用戽桸將水送上梯田的「艱辛」,是善用既有場域的環境教育案例。

從泥炭土特性、傳統戽桸文化、簡易版戽桸體驗課程到頭社國小地形的特殊性,都讓頭社盆地的水文化環境教育獨樹一幟。

當天還有頭社國小志工、當地文史采風協會、頭社發展協會等一同參與(作為觀察員及記錄員的角色),期待未來在其既有的盆地體驗活動中,增加手作活動或文創產品的契機,將頭社盆地「最珍貴的、可能即將消逝的、但你卻來不及不知道的」特色,透過在地傳承,再次創造其獨特價值。

學童以自己手作的簡易版戽桸體驗將水傳遞上梯田的「艱辛」。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 本文特別感謝頭社國小校長林勻揚、黃玉祥阿伯、黃燕溪先生、黃燕洲先生、文史采風協會、頭社發展協會等人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