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published 新聞刊登
2021.02.26
花崗國中七年級學生認識大本公園生物多樣性棲地
資料來源: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realtimenewsContent/0000010371
 


花崗國中七年級學生日前由劉立軍老師及熱心家長陪同下,到至花蓮市美崙地區的大本運動公園及公園內的生物多樣性棲地,進行一場社區綠活點的戶外教學活動,活動由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指導,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主辦。

大本運動公園內的生物多樣性棲地,由花蓮縣環促會認養維護的生態園區,在花蓮市長魏嘉賢大力支持及志工們努力營造下,已成功種植約十種台灣特有種植物、臺灣原生種三十種,還有其它灌木及蜜源植物多種,吸引昆蟲鳥類來棲息,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合進行環境教育的場域。

這次的學習活動,由張淑貞老師向花崗師生解說大本運動公園的前生原貌、在管轄單位及社區志工的努力下變身成為運動休憩的美麗公園,這公園裡面還隱藏著一塊秘密基地「生物多樣性棲地」值得去探索。

在張老師的帶領解說中,同學們認識珍貴的台灣特有種「台灣欒樹」,秋季正是它華麗登場的季節,被洋人稱為台灣金雨樹的台灣欒樹開著金黃色的花朵,是世界十大名木之一。樹上常出現紅姬緣椿象,成為雨燕和烏頭翁爭奪的食物,一棵樹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食物鏈。

在講師的說明下,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觀察認識園區內的植物。其中,枝幹上長滿尖刺的是台灣原生種食茱萸(刺蔥),是漢人與原住民的民族植物。老師當場向同學們念了一段唐朝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異鄉遊子懷鄉思親的抒情詩。古人頭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遊興,並把九月九日重陽節稱為登高節、茱萸節、茱萸會,當時已經運用茱萸來避災難。

秋高氣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時,園區裡的食茱萸為芸香科,具有特殊香味,嫩枝密布銳利的尖刺,連鳥兒也不敢在上面棲息,因此有「鳥不踏」之稱,但是原住民利用它燉煮食物,稱紅刺蔥。

食茱萸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很多鳳蝶幼蟲喜愛吃食茱萸的葉子,開花時常吸引許多蝴蝶、蜂類、甲蟲等昆蟲來前來吸食花蜜。嫩葉是做菜的好料理,可以涼拌豆腐、刺蔥煎蛋、或是做水餃的沾醬。

其他特有種植物還有台灣魚木、青楓、巒大杉、光臘樹等,臺灣原生種植物流蘇、構樹、血桐、無患子、水黃皮等。也介紹蜜源植物和食草、說明植物和動物互利共生的關係。

接著由張惠珠老師解說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生活,張老師先解釋各種多樣性興對物種的影響,及物種消失對生態系及人類的影響,在涼風吹拂下大家席地而坐,傾聽享受不同於教室課堂的知識薰陶,老師還以樹豆為例子,說明原住民運用大自然野菜及原住民部落「太巴浪」名稱得由來。最後講師還拿出用不同的瓠瓜設計製作的美麗可愛的各式藝術品,說明品種多樣及對我們生活及藝術創作的影響。

學生除了認識台灣原生樹種的珍貴,也了解生物多樣性豐富我們的生活,活動最後安排大家以行動清除外來入侵種「大花咸豐草」,為本土生態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