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辦理「木瓜溪華隆護岸及初英一號堤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召開多場民眾說明會及工作坊,傾聽且融合地方發展願景,於今年1月開始施工。工程生態檢核過程中,在工區發現2株高達3公尺的原生臺灣火刺木,為了找回老花蓮人記憶裡的河灘地地景面貌,第九河川局舉辦「臺灣火刺木」復育工作,選在3月12日植樹節,和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合作,邀請南華國小、銅門國小與地方,大手小手,一同作伙認識、瞭解並親手在原生地種下植株,一起復育臺灣火刺木!
第九河川局謝明昌局長表示,九河局為規劃及執行木瓜溪華隆及初英一號堤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從108年起即展開民眾參與工作坊及生態檢核工作,河川環境整體改善的總長度達2369公尺,已於今年1月開工、預計12月完工,除了確保防洪安全、增加防汛動線可及性外,更進一步與花蓮林管處國土綠網計畫合作,進行工區銀合歡、小花蔓澤蘭等外來種的移除及原生植物的復育工作。本次河你在一起、復育台灣火刺木的活動,就是由花蓮林管處精心培育提供臺灣火刺木的苗木,再藉由與會貴賓大手小手一起復育。九河局特別感謝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黃群策處長、吉安鄉游淑貞鄉長、花蓮縣政府北區邱增良副主任、花蓮縣張峻議長特助張宸瑋、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葛煌明典獄長、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陳坤逢副廠長、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吉安管理站黎碧宏站長、以及長期關心環境的NGO夥伴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長鍾秀綢和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花蓮分會鍾寶珠、干城村長、九河局防汛護水志工、花蓮水環境巡守隊等夥伴,以及周邊南華村、銅門村與南華國小、銅門國小師生共襄盛舉,共同攜手一起將伴生河床的台灣火刺木種回來。
參與生態檢核工作的洄瀾風團隊表示,老一輩花蓮人小時候嘴饞時絕對少不了臺灣火刺木這一味!鮮豔成串的紅色果實和精緻白色小花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在花蓮光復的馬太鞍部落當中,86-90年次的年齡階層即以「臺灣火刺木(Alamet)」來命名,意涵著像臺灣火刺木有耐貧脊及耐乾旱的堅毅特性。不過在1980年代因為園藝盆景熱潮,導致以往隨處可見的臺灣火刺木大量消失。
本次活動由銅門國小擊鼓開場,帶來歡快活潑的氣氛,接著九河局說明工程內容後,專業講師精彩的解說臺灣火刺木故事,並與現地完整保留且茂密翠綠的「臺灣火刺木」相見歡,隨後也認識其他一同生長在木瓜溪畔的原生植物,瞭解濱溪植被群肩負的重要生態棲地任務。最後大小朋友們一起親手植下臺灣火刺木苗木,期盼讓原生植物重新回到原生地,重現老花蓮人的珍貴地景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