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為立國之本,在全球暖化、疫情與戰爭所引發的世界動盪,讓國際社會重新檢視糧食自給率問題;而位於後山的花蓮,長久以來藉著無汙染的得天獨厚環境,加上縣政府的推廣與鼓勵,農業發展不斷與時俱進,2022年的有機驗證面積超過3千公頃,佔全國總面積的23%,最大宗的有機米與有機雜糧產量,分別為全國4成及3成。
花蓮縣政府以永續環境為農業主軸,透過政策輔助提高農民轉型有機的意願,除了為有機農戶全額支付有機驗證費用,也利用有機資材、農地租金、溫網室設施的補助,大幅降低農民的負擔,並協助地方農會採購各類機具,提供農民就地且便利的服務。
媒合西部農企業與在地農民,開啟農業新思維
推廣之外,花蓮縣政府亦不斷思考提升在地農業的不同面向。縣長徐榛蔚於2021年赴雲林參訪農企業VDS活力東勢,VDS以結合200多位雲彰地區契作農友的方式,年產約萬噸的胡蘿蔔,除了是國內便利商店、連鎖超市與量販店的供應商,產品更通過嚴格檢驗外銷日本市場,讓毛利不高的胡蘿蔔成了外匯來源。
力圖多元化提升在地農業的徐榛蔚,認為大型農企業將是帶領花蓮接軌國際的選項之一,而將VDS經營的成功經驗移植落地之前,讓在地農民了解農企業的運作模式,先成為VDS的胡蘿蔔契作夥伴,正是最佳學習途徑。
為此,縣政府數度安排VDS總經理王文星與其團隊,參訪花蓮各鄉鎮,偕同人員除了種植胡蘿蔔經驗老到的工頭,還進行水源與土壤檢測,並委由天氣風險管理公司進行颱風、雨量、日照等微氣候監測。
數據顯示,花蓮壽豐的氣溫比雲林東勢低了1-2度,這是一大利基。王文星解釋,胡蘿蔔的日語發音似韓語的人蔘,秋冬種植的胡蘿蔔若遇高溫,長勢會像人蔘一樣,外形扭曲、質地偏硬,色澤也不理想。花蓮的天然強項是半日照,上午陽光強,中午過後有中央山脈阻擋;對比之下,西部的日照烈且久,早年8月可以開始種植胡蘿蔔,卻因全球暖化影響,現在延至9月中才種植,收成外型仍不美觀。
產季提早不僅新鮮,亦降低農業生產的碳排放
提早種植意味著提早採收。胡蘿蔔的產季約5個月,而每年5至11月,市面上的胡蘿蔔屬於冰存後整理、清洗、選別的產品;當花蓮的胡蘿蔔比西部產區更早採收,消費者就能嘗到最新鮮的產品,對VDS而言,也能降低冰存衍生的碳排放與耗損。
溫度之外,花蓮也有灌溉水源的優勢。西部的胡蘿蔔田主要是抽取地下水,東部則是引取山泉水,不需要耗費電力,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循環利用。氣候、水源、土壤等因素確定後,VDS與壽豐鄉農會合作,募集有意契作的10多位農民與總面積16公頃農地,於2022年夏末開始按Global G.A.P.規範,種植健康安全的胡蘿蔔。
經常赴日考察的王文星,自認是個放眼亞洲市場的農業人,以臺灣的農業規模,他認為農企業發達的北海道是最適合仿效的指標性農業區。王文星直言過往到花蓮旅遊,未曾仔細觀察在地農業,為了胡蘿蔔契作,數度造訪壽豐,「我才發現當地溫差大,晨間空氣清新,陽光讓人非常有感,而高山近在眼前;北海道的景觀舉世皆知,但樹木卻沒有壽豐優美,花蓮有其傲人之處,也讓我充分感受到花蓮縣政府在農業這塊的用心。」
首批VDS在花蓮契作的胡蘿蔔,受反聖嬰秋雨過多影響,收成不如預期,每條重量在120-200克之間,體型小是農民損失,卻不影響消費者食用口感,對現今人口少的家庭而言,小型胡蘿蔔在運用上更為方便。
藥劑減量,以特殊栽培彰顯農作物真價值
VDS雖錯估了雨量,花蓮的契作過程讓王文星又發現一項在地特點。胡蘿蔔生長需時約120天,期間進行4-5次藥劑防治,而花蓮的環境減少了1-2次,對竭力在藥劑減量的VDS而言,適地適性的特殊栽培足以彰顯農作物的真正價值。面對全球暖化的考驗,VDS積極尋找可以拉長胡蘿蔔收成期的產地,盡可能減少冷藏的時間。王文星不諱言曾考慮遠赴北海道或紐西蘭投資,但對粗放型的胡蘿蔔而言,生產成本過高,花蓮縣政府的主動媒合,讓他看到另一個新的機會。
為鼓勵農民投入契作,花蓮縣政府除了提供補助資源,亦於12月初採收時舉辦胡蘿蔔節,透過地產地銷推廣農業和在地的結合,讓廣大民眾知道花蓮壽豐也是合乎國際規範的營養安全胡蘿蔔產地。
作為「有機農業首都」,花蓮縣政府並不以此自滿,繼果艷西瓜的契作,為農民帶來高經濟收益之後,縣府再度透過胡蘿蔔契作,引進大型農企業進駐,除了藉高標準的規範提升農民的操作認知,也為青農創造從農的創新經營模式與環境,逐步落實產業升級,活絡農村的經濟發展。
未來花蓮種植的胡蘿蔔,將是每年全臺第一批上市的鮮採產品,胡蘿蔔作為各類餐飲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無論是盤中主角或配料,花蓮所產的胡蘿蔔,正是新鮮、營養、安全的最佳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