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新聞專區Teaching News
2019.05.23
「循環經濟不只是回收,更是創造價值」國內外企業從垃圾堆裡創造零廢棄商機
資料來源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1/3269/5487 csr

過去傳統產業「從搖籃到墳墓」的商業模式,不斷消耗有限的地球資源進行生產製造,然而眾多商品從離開消費者手中那一刻起,便成為威脅環境的海量垃圾。2018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邀請到國內、外於不同領域實踐循環經濟,讓廢棄物重生的創業家,包含用廢棄咖啡殼製成豆殼杯,取代一次性外帶杯的澳洲新創「Huskee」創辦人 Saxon Wright、從半世紀前開始打造台灣回收玻璃王國的「春池玻璃」董事長特助吳庭安,以及將寶特瓶織成災民身上毛毯的「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

文:黃思敏

傳統供應鏈的模式終將隨著環境與資源耗竭,而與產品一同邁向墳墓,主持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吳明機表示:「循環經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項目,不管在農業、工業、服務業都要從源頭考慮綠色設計,讓材料不斷循環使用。台灣企業有許多創新的做法,打造從搖籃到搖籃的永續供應鏈。」

 

(主持人吳明機表示循環經濟將是未來全球經濟模式的主流。來源:社企流)

 

用咖啡殼外帶咖啡,好的杯具讓環境不悲劇

吳明機處長舉例,台灣業者成功用廢棄的咖啡渣再製成機能布料「咖啡紗」。近年來全球許多業者紛紛投入咖啡產業的循環經濟,澳洲新創「Huskee」將沒有食用價值的大量咖啡殼製成環保「豆殼杯」,不僅讓咖啡莊園的農業廢棄物成為副產品,更減少一次性外帶杯的使用。

「我今天不是希望大家多喝點咖啡,而是希望大家能多瞭解這個產業。咖啡產業是全世界最大的產業,而且每一個國家都有,產品於全球的銷量僅次於石油。」Huskee 的創辦人 Saxon Wright 分析咖啡產業供應鏈當中,不同環節所產生的廢棄物:將咖啡果實加工為咖啡豆的過程,會產生堆積如山的廢棄果皮及咖啡殼;而人們手中的咖啡外帶杯,更成為無法回收的廢棄物:全球全球每年有 5 千億個拋棄式咖啡杯被掩埋。

「人們對咖啡的經驗是從農場開始,到達杯子裡,再化為口中的滋味,而 Huskee 的故事就是把咖啡豆變成杯子(From crop to cup)。」Saxon 發現咖啡豆殼非常適合製成杯子,豆殼杯不論是材質或重量都優於傳統咖啡店常使用的瓷器,瓷器需要高溫、長時間的燒製,不僅耗能更易碎,而豆殼杯不只節能、耐用,更能 100% 回收。

Saxon 表示,Huskee 的豆殼杯不僅減少(Reduce)一次性外帶杯、再利用(Reuse)廢棄咖啡殼,未來更希望能創造封閉循環(Recycle)。「要創造系統性的改變,一個杯子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做更多的東西,創造一整個循環。」Saxon 表示,當消費者喝完咖啡,豆殼杯不僅能透過「Huskee Swap」(豆殼杯交換)於合作的咖啡廳間重複流動、使用,更可以回收做成咖啡廳的桌椅。

「我們從挑戰小的問題開始,結合農業、零售、服務餐飲等異業合作,才能解決產業背後的大問題。」Saxon 期許未來 Huskee 能達成零廢棄、碳中和,並讓全球各地的咖啡廳都使用豆殼杯。

 

Saxon Wright 用豆殼杯解決咖啡產業的廢棄物。
(Saxon Wright 用豆殼杯解決咖啡產業的廢棄物。來源:社企流)

 

用傳統工藝與節能科技,讓廢棄玻璃再度發光

未來,人們的減廢生活能從晨間的第一杯咖啡開始,實踐到各個面向。然而在 50 年前,當人們還不注重資源回收,業界普遍仍未有循環經濟思維時,「春池玻璃」便已看見台灣廢棄玻璃的問題與商機,回收再製成環保建材以及價值連城的工藝精品,帶領台灣逐漸沒落的玻璃產業,看見不同的未來。

「台灣的回收為什麼做得好?因為小國家的空間有限,沒有地方做掩埋,被逼著要去做循環經濟。我們的玻璃回收率在世界名列前茅,僅次於瑞典高居全球第二名。」春池玻璃的董事長特助吳庭安表示,春池玻璃一年回收一億公斤的玻璃,佔了全台的 70%。

「如果回收後沒有處理,就會繼續變成堆積物。許多人會說,循環經濟就是回收,就是再利用,其實不是。回收只是一個過程,我們必須去創造價值,造就新的經濟體去驅動循環。」

吳庭安指出,玻璃是可以 100% 再利用,不用降級的材料,舉凡垃圾場裡發臭的羊奶瓶、玻璃窗及螢幕面板等,春池玻璃都能再製成迷人的產品。

以 iPhone、iPad 等 LCD 玻璃螢幕材質為例,「台灣出口全世界 25% 的 LCD 玻璃,然而裡頭的氧化鋁成分很難處理,我們利用材料科學的基礎進行研發,將廢棄螢幕變成了環保節能磚!」吳庭安分享,交大團隊用這款兼具防火、隔熱及隔音的節能磚打造節能屋,獲得國際「十項全能綠建築大賽」(Solar Decathlon)的最佳節能效率獎。

「當循環經濟做到一個極致時,別人不會覺得產品像是個回收物。」吳庭安表示,近年來春池玻璃透過「W春池計畫」,結合台灣傳統工藝與跨界設計,以回收玻璃為載體,把台灣的底蘊文化和循環經濟結合,成功打造出乘載日治時期啤酒文化的「143 一口啤酒杯」等特色產品。

「我們過去的需求都是消耗,但我們想塑造的未來是,把未來的需求都成為新的創造。」春池玻璃未來將繼續以廢玻璃為載體,影響更多產業走向循環經濟。

 

吳庭安相信循環經濟能將過去的消耗翻轉為未來的創造。
(吳庭安相信循環經濟能將過去的消耗翻轉為未來的創造。來源:社企流)

 

將寶特瓶製成紗線,化塑膠危機為災民身上衣

垃圾場中的玻璃廢棄物,能夠透過傳統工藝與科技的突破,以多元的姿態再度回到消費者的生活中。那麼比玻璃還要更廣泛地被使用,卻被拋棄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塑膠垃圾呢?創辦台灣宗教慈善團體——慈濟的證嚴法師曾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並於 2008 年創辦「大愛感恩科技」,利用全國各地志工回收到的寶特瓶研發「環保紗」,製成救難現場不可或缺的毛毯與衣物,照顧災民需求的同時,也為環境減塑。

「2008 年我們從台中出發,在這裡招募了全台灣第一個環保志工、第一輛環保車、第一個環保站。至今大愛感恩科技在全台擁有 8626 個環保回收站。而今天我們又回到了起點,在這邊分享循環經濟。」大愛感恩科技的虞珊明協理,感性地分享參與明日亞洲的心情,同時也邀請聽眾了解「塑情真相」:

「全球塑膠回收率僅低於 15%,若聚焦在寶特瓶,目前全球每分鐘消耗 100 萬個寶特瓶。此外,塑膠幾乎無法分解,只能裂解成為塑膠微粒,而全球 83% 的飲用水具有塑膠微粒,就像是水中的 PM2.5。」

虞珊明指出,人們面臨著塑膠垃圾造成環境污染與原油的耗竭:「40 年內原油將開採殆盡,可不可以不要再從地底挖石油?」因此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打造讓塑膠製品循環再生的供應鏈,將寶特瓶製成帶給災民溫暖的毛毯,與保護救難人員的機能衣物、鞋子。「我身上穿的所有產品都是大愛感恩科技第一次循環的產品,而身上的衣物壞掉後,都可以進到二次循環,再製成眼鏡架、拉鍊、圍巾、口罩等」虞珊明表示。

「台灣的紡織產業鏈很完整,然而大家會問吃的東西是不是有機的,卻不會問衣服是不是回收的。」大愛感恩科技期盼以自身經驗拋磚引玉,邀請更多企業加入回收塑膠的行列。

 

虞珊明希望未來塑膠都能不斷循環再生,不必再從地底開採石油。
(虞珊明希望未來塑膠都能不斷循環再生,不必再從地底開採石油。來源:社企流)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設計,打造零廢棄的永續產業

論壇尾聲主持人吳明機開了個玩笑:「10 年後,若關燈請各位掉脫掉身上不是回收品的物件,也許在把燈打開時,你還會穿著一些東西。」循環經濟逐漸深入人們生活中食、衣、住、行等面向,從手中的一杯咖啡、身穿的衣物,到住宅的節能磚,都能有更永續的選擇。

 

主持人與三位講者共同討論循環經濟的未來趨勢。
(主持人與三位講者共同討論循環經濟的未來趨勢。來源:社企流)

 

然而由廢棄物再生而成的產品,如何在眾多產品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多數消費者的支持,仍是一大挑戰。Saxon 表示,大部分的環保產品,例如豆殼杯,一開始都只有小而熱衷環保的客群:「我們要使用很高的品質,讓豆殼杯可以跟所有產品媲美,消費者不需要犧牲產品長相等需求。我認爲環保的產品也需要採用非常高的標準,而環保是個附加價值。」

除了以高標準設計的環保產品之外,更要根據目標做出市場區隔,虞珊明表示:「我們必須考量如何達到規模經濟,否則製造這些環保衣物的成本提高,售價也將提高。企業應該要找到一個有需求的市場,因此我們不主打流行,而是回應救災救難的大量需求。」

增加環保產品的品質及實踐規模經濟,有助於消化供應鏈末端的現成廢棄物,然而要根本地達到零廢棄,仍仰賴企業從源頭進行「循環設計」(Circular Disign),吳庭安分析循環經濟的未來趨勢:「最重要的不是回收,而是循環設計。如果不只是用回收的材料來設計產品,而是在產品的設計就考量到循環經濟,便會減少很多問題。」

吳庭安以飛利浦「以租代買」的燈泡為例,全新的循環商業模式也改變了產品設計:「人們要的是光不是燈泡,租賃的商業模式將讓材料更耐久,因為利潤是在租賃身上。」未來,循環設計考慮的不僅是如何回收再利用,重新設計商業模式更是推動永續供應鏈的關鍵。

核稿編輯:金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