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20.03.02
能源轉型很萌!德國用著色本扭轉艱澀議題 推手之一來自台灣
資料來源: https://e-info.org.tw/node/222691
記者黃丞毅報導

就是這本著色本,讓七歲小孩到不苟言笑的梅克爾都笑了!果汁機裡的種種食材、漂浮的奇怪星球、開著圓桌會議的動物們⋯⋯,他們都是「能源轉型」的一部份。《用著色本認識能源轉型》(The Infographic Energy Transition Coloring Book,暫譯)將難懂又抽象的能源議題,化為可愛逗趣的圖像,透過簡單的文字與數據輔助,讓你在一筆一畫的著色過程中,更認識世界正在面對的能源問題。
當民眾在專心著色的那幾秒鐘,一旁的文字說明就是潛移默化「長知識」的好幫手。即使是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的《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 Energien Gesetz, EEG)也能化做生動的圖畫。投資機制是生產線上的工廠,一個個「貨品」代表著資金,穿梭在畫作中的生產線則是市場的運作方向。讓民眾提高了解的意願,用紓壓的方式去吸收生硬又難懂的內容。
從全球主要國家排碳量、碳足跡、一度電是什麼意思等基本概念,到太陽能板的生產過程、生質能的換算、風機功率與尺寸等進階知識,再到智慧電網、公民電廠,通通被畫進這本著色書中。這一股療癒的旋風,囊括了關心環境、教育、設計的人們,將同溫層不斷擴張。
「至少對能源議題不再那麼陌生了!」不少讀者如此認為。能源議題不再只有專業的領域才能討論,一般民眾也了解到能源會怎麼影響我們的地球,以及我們有什麼樣的選擇。

共同推手之一  來自台灣的研究員

這本書的幕後推手,就是德國氣候與能源智庫IKEM(The Institute for Climate Protection, Energy and Mobility)與設計團隊Ellery Studio共同企劃推出,2017年於德國首次出版。以知識推廣為使命的IKEM,在組成多元的團隊中,也包括來自台灣的研究員洪語含。
「不是只有台灣有假消息,德國也有。」洪語含說,即使是執行能源轉型30、40年的德國,至今仍流竄許多不實謠言。像是當地很多人相信風力發電會造成當地居民罹患自閉症,但根本只是毫無根據的都市傳說。
對民眾來說,能源議題幾乎等同於厚重的研究書。為了軟化資訊,洪語含與IKEM團隊利用下班時間,將能源專業結合資訊圖像化(Infographic),以短句與圖案簡單介紹問題與概念,希望能消除政策與民眾之間的隔閡,並破除不實謠言。
在製作過程中,他們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刪減該曝光的議題。「對我們來說每個都很重要、都想要曝光啊!」透過團隊一到三顆星的評等方式與抉擇,才從60幾個主題忍痛刪減到32個。
洪語含也表示,「其實設計師的想法很貼近一般民眾,就是一張白紙。」溝通來回的過程就像是打乒乓球,也讓IKEM發現很多細節即使重要,一般民眾沒有興趣想知道。「像是風機的內部構造,當初非常想收錄,但是對一般讀者來說講太細了,後來就沒放進去了。」洪語含至今仍覺得非常不捨。
高質量的內容、精美的排版,讓《用著色本認識能源轉型》一舉獲得歐洲設計獎、德國媒體獎及有「資訊圖表界的普立茲獎」之稱的Malofiej獎等6項國際大獎,並受到德國能源局局長、德國環保署署長、柏林市長、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大力稱讚。甚至仍懷疑氣候變遷的美國駐德大使,也非常喜愛這本書。
洪語含提到,團隊也曾將這本書寄給台灣的蔡英文總統,希望能帶給台灣的能源轉型教育一些感想或啟發。
目前該書僅有英文版。「我們也想出台灣版呀!」洪語含苦笑著說,團隊理想的翻譯本並不只是文字的翻譯。為了讓各國民眾都能瞭解在地的能源議題,需要「因地制宜」做出主題的調整。舉例來說,台灣能源轉型的目標跟問題跟德國就大不相同,IKEM預估至少有1/3的主題需要因此更動。
近年,能源轉型在台灣逐漸引發討論與關注,相關的謠言層出不窮,有些是真實數據用了錯誤的解讀方式,有些是因為政治因素而帶有惡意的傳播。判斷資訊的真偽成了民眾的每日課題,也提醒社會對於能源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能源處境與德國非常相近的台灣,洪語含表示,同樣都是透過資訊公開推動公民參與,台灣的公部門小編在社群上近幾年經營得很成功。不過大多都是針對單一事件進行宣傳,資訊較為零散;在較為完整與系統性的書籍來說,德國的經驗仍值得台灣參考。讓資訊不再只是知識傳遞的載具,更成為政策改革上的推力。
除了書本,IKEM也透過能源教育工作坊,直接與民眾互動。今年9月初將來台灣辦理,時程與詳細計劃尚在研擬當中,最新資訊可於IKEM網站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