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22.04.06
減碳效益大於成本 專家解讀聯合國最新氣候變遷報告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4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斷上升,預計最晚在2025年以前達到高峰,之後必須迅速且深度減碳,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報告也特別提到「需求面」解方,日常消費行為的調整,累積起來最高可貢獻七成的減量。

對於國發會上週甫公布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以及IPCC最新報告,學者認為突顯出我國減碳野心十足、具體策略卻顯不足與保守;並提醒,整體而言,減碳效益大於成本,對GDP有正面影響。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4月4日再度發布最新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圖片來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4月4日再度發布最新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圖片來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2025年前必須「碳達峰」 再快步邁向淨零排放

IPCC此次發布《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是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的第三工作組報告(WG3),探討氣候變遷減緩的科學、技術、環境、經濟和社會文獻,評估全球最新的減碳技術與趨勢。

報告指出,綜觀全球溫室氣體年均排放量,2010~2019年是人類歷史最高,不過速度已經放緩,預計最遲在2025年之前達到高峰。也就是說,無論是升溫1.5°C或2°C的選擇,人類都必須在2030年後,迅速和深入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終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且在達到淨零之後,繼續邁向淨負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5年以後繼續上升,將導致2100年全球升溫3.2°C。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4月4日再度發布最新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圖片來源:擷取自IPCC網站。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4月4日再度發布最新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圖片來源:擷取自IPCC網站

少換手機、大眾運輸...「生活轉型」占七成 累積可觀減量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5日舉辦記者會,邀集多位國內專家學者解析報告重點。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表示,有別以往,IPCC在這份報告更強調「需求面」(demand-side)的解方,以專章闡明消費行為的調整,如何能達到減碳貢獻。

根據報告,人們習以為常的減少肉食、搭乘大眾運輸、資源回收再利用、生活節能行為,累積起來可以達40~70%的減量貢獻。「更重要的是,這些作為的減量成本是負的,也就是說,個人的行為不僅有減碳的效益,還可以節省生活支出。」

趙家緯強調,需求面的解方不只是出自道德的訴求、也不只是透過氣候政策的設計,更須仰賴社會氛圍的營造,以及App等數位工具的輔助。

然而報告也警示,數位技術雖然可以幫助減緩氣候變遷,但越來越多人使用數位設備商品和服務,卻可能減少或抵銷這些減緩的成果,就像是手機,趙家緯說明,手機生產製程的碳排放約占整體產品生命週期的60%,「因此延長使用年限,而非兩年換一次手機,就可以帶來一定的減碳成效。」

學者解析,「需求面管理」可帶來40~70%的減量。圖片來源:擷取自記者會簡報
學者解析,「需求面管理」可帶來40~70%的減量。圖片來源:擷取自記者會簡報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表示,報告列出60項具有深度減碳潛力的個人消費行為,而交通運輸是最能減少碳足跡的方式。他強調,交通之所以具減碳效益,不僅僅在於運輸工具的電動化,更需要綜合性的行為改變,「採取步行、騎自行車,再搭配運具的電動化,才會達到最顯著的減碳效果。」

交通運輸減碳也會帶來其他好處,像是改善空氣品質、減少交通壅塞、增進健康等。

學者認為,採取步行、騎自行車,再搭配運具的電動化,減碳效果最顯著。圖片來源:玄 史生(CC0 1.0)
學者認為,採取步行、騎自行車,再搭配運具的電動化,減碳效果最顯著。圖片來源:玄 史生(CC0 1.0)

IPCC揭「淨零能源系統」 學者:高再生能源占比是關鍵

報告指出,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風能、鋰電池等技術的單位成本持續下降,太陽能降幅為85% ,更具成本效益,提高了低排放能源轉型的經濟吸引力。

趙家緯說明,IPCC報告提出「淨零能源系統」的組成,包含了「淨零碳排電力系統」、能源系統電氣化、大量削減化石燃料使用、氫能、氨能與生質能,以及搭配提升能源效率和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以控制升溫1.5°C的路徑來看,2050年全球的風能和太陽能占比,就須高達60%~70%、碳捕捉與封存(CCS)低於10%、核能低於10%。「高再生能源占比的電力系統,是達到淨零碳排的必要選項。」

趙家緯表示,台灣在淨零排放路徑中,預估再生能源占電力供應60~70%,也是必不可少,還應該強化儲能、系統整合、電網等配套規劃。而相較於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指出,更新造林、永續森林策略經營可促進更多附加價值,像是改善生物多樣性或增加社區就業機會。

減碳效益大於成本 對GDP有正面影響

至於減碳的經濟成本是否衝擊國內生產毛額(GDP),蕭代基認為,減碳的經濟效益會大於成本,再加入碳稅費的收入和應用所產生的效果,甚至對GDP有正面的影響。

蕭代基指出,根據IPCC報告,若採用每噸減碳成本低於100美元的措施,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可降至2019年排放量的一半,每年對GDP的影響只比基準情境少0.04%~0.09%,「而且這項預測還沒有考慮到,因氣候變遷衝擊而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就是沒有納入減緩氣候危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蕭代基也認為,我國發布淨零排放路徑儘管值得肯定,但具體策略過於保守,也沒有納入低經濟成本的減碳措施。

IPCC報告顯示,經濟誘因工具可以促進各界採用低成本的減碳措施,但蕭代基指出,在我國,有些部會甚至是把自己「藏起來」,財政部就在淨零路徑中缺席。「森林部門對自然碳匯的策略是很保守的,但事實上是最便宜又最能有貢獻的部門,卻幾乎沒有做什麼事情。」

工業部門除了製程上的汰換更新,循環經濟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圖片來源:Shiyang Huang/flickr (CC BY-NC-ND 2.0)
工業部門除了製程上的汰換更新,循環經濟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圖片來源:Shiyang Huang/flickr (CC BY-NC-ND 2.0)

有鑒於台灣能源轉型目標與《溫管法》修法還趕不上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林子倫回應,淨零路徑是政府部門首次提出的大規模、橫跨30年的減碳規畫,其中12項達成淨零的關鍵戰略,例如生活轉型對應需求面管理、零碳電力系統也都呼應此次IPCC第三工作組報告的重點。他說:「應該把淨零路徑視為一個討論基礎,各界共同協力補強不足之處。」

趙家緯則進一步表示,「2030年每公噸碳定價若能在台幣3000元左右,原先被認為沒有辦法執行的減碳潛力將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