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新聞專區Teaching News
2019.11.29
花蓮縣-低碳永續成果-濕地保護及生態池建置
生態綠化

濕地保護及生態池建置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1. 執行成果摘要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06年花蓮境內整體原水水質污染程度並不高,濕地水質相對於其他污水水質狀況較為良好,而在水質淨化處理效果方面,吉安溪濕地BOD削減率66%NH3-N削減率47%T-P削減率52%,玉水圳方面BOD削減率26%NH3-N削減率82%T-P削減率40%

    濕地對環境而言,最直接的功能在於生態、防洪及淨水,提供鳥類庇護、覓食及生育時的棲地,在生態保護上,為維護濕地環境生態豐富性,平時透過河川水環境巡守志工,以巡檢河川水體水質河岸棲地環境、髒亂點清查及污染排放舉報不虞餘力,讓花蓮河川、濕地及山林保有清淨環境及美麗豐富的生態資源,依據生態調查,內容及成果摘要下表說明如下:

    調查項目

    發現種類

    特有種

    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類物種

    植物

    66202245

    臺灣欒樹、山芋、黃藤

    哺乳類

    2417隻次

    月鼠、小黃腹鼠

    竹鷄、環頸稚、大卷尾、白頭翁、烏頭翁、紅嘴黑鵯、粉紅鸚嘴、褐頭鷦鶯

    環頸稚、烏頭翁、燕鴴

    鳥類

    1623452隻次

    烏頭翁

    兩棲類

    348隻次

    盤古蟾蜍、莫氏樹蛙

    爬蟲類

    42910隻次

    斯文豪氏攀蜥

    蝴蝶類

    34亞科928隻次

    魚類

    4575隻次

    粗首鱲

    蝦蟹螺貝類

    44101隻次

    水生昆蟲

    45110/平方公尺

    浮游植物

    416

    附著性藻類

    523

     

    水環境巡守隊年度淨溪巡檢活動成果:

     

    107年度水巡守隊活動辦理

    1~12月總人數

    1~12月垃圾量總公斤數

    127

    4849

    3834

     

     

    106年度水巡守隊活動辦理

    1~12月總人數

    1~12月垃圾量總公斤數

    87

    2,028

    1,362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自然濕地在生物的多樣性一直是土地與海洋健康的一個指標,具有調節氣候、防災及水質淨化等功能,且可提供灌溉用水及漁業資源孵育地,濕地保育法第五條規定,為維持生態系統健全與穩定,促進整體環境之永續發展,加強濕地之保育及復育,具生態網絡意義之濕地及濕地周邊環境和景觀,應妥善整體規劃及維護,自9596年開始展開水質改善工程,而人工濕地的建造則是模仿了自然溼地的結構,並在其水質淨化功能的加強,人工濕地的維護除了保持一定的在建造後所產生的自然生態之外,更重要的前提仍是以去污淨化的功能維持為前提下去進行操作,花蓮縣環保局目前管轄人工濕地為「吉安溪人工濕地」及「玉水圳人工濕地」,期望透過現地處理設施有效達到管末污染削減之功能,在污水進入河川主流之前,大幅降低污染強度。

    生態工程

    最大設計處理水量(CMD)

    預計處理效益

    BOD

    NH3-N

    T-P

    吉安溪

    人工濕地

    3,850

    60%

    45%

    30%

    玉水圳

    人工濕地

    3,600

    74.7%

    81.9%

    -


    更多詳情請洽花蓮縣低碳永續家園資訊網:
    https://lcss.epa.gov.tw/LcssViewPage/Responsive/AreaDoc.aspx?CityID=10015&ActDocId=b5270143-7468-47af-ace3-74759eef2a5d